运10的设计和制造几乎是依靠手工完成的。从空气动力学模型的风洞实验到机身铆接,每一项工序都充满挑战。尽管如此,团队仍然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创造了奇迹。1978年9月26日,第一架运10样机成功下线。在这一阶段,航空工业总设计师顾诵芬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顾诵芬是中国航空事业的先驱之一,他带领团队夜以继日地攻关,面对的是巨大的资金和技术压力。有人回忆,顾诵芬在一次实验失败后,甚至彻夜未眠,亲自爬上飞机 ...
由于机翼的后掠角不可避免地在大攻角时降低了飞机横向操纵性,设计师们在伊尔-62机翼前缘设计了一种特殊的“喙”形锯齿,通过与特殊的型材选择及几何扭转相结合,使得在整个攻角范围内可实现良好的横向扭矩特性,飞机可在活跃的大气湍流区正常工作。
Hosted on MSN2mon
波音707新疆坠毁,500专家90天逆袭,中国航空如何转危为机?1971年末,一架巴基斯坦波音707客机,在飞越中国新疆上空 ... 他们像侦探一样,仔细研究飞机的每一根线、每一块板,从结构到动力,再到飞行控制 ...
• 发动机:707型号使用民用发动机,如JT3C、JT3D、罗-罗康威发动机,而717型号配备的是J57军用发动机(JT3C的军用版本),该发动机也装备在其他作战飞机上,后来在现代化改造阶段换装了CFM56 ...
Hosted on MSN5mon
50 年攻关!我国为什么一定要自研国产大飞机?当时准备研制一款 110 吨重的远程客机,它的样子长得像今天的波音 707,这种飞机我们整整攻关了十年,大部分的零件都是中国自己制造的 ...
• 载油量:KC-135的载油量比B-707和C-135大得多,因为它是为加油作业而设计的。为此对机翼进行了改装以携带更多燃油,它能够向其他飞机输送超过9 ...
Some results have been hidden because they may be inaccessible to you
Show inaccessible resul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