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朱棣时期,派郑和六次次西洋,每次去都带有船只一二百艘,最大的船能乘坐上千人,每次出海,除了带去人数最多的除了军队外,带有还有水手、翻译、会计、船工、医生,每次平均都在两万七八千人。
英国船舶史专家 约翰·霍布森 在《东方航海革命》中指出:" 永乐宝船的减摇龙骨设计,比欧洲早应用了200年。其采用的'V'型船底与'U'型船舷的结合,完美平衡了稳定性和航速。 " ...
首先是第10页的大事记: 1403~1434年:宦官海军统帅郑和麾下的中国宝船舰队在印度洋上航行七次。 这一条没什么可说,纯粹简述。
当檀香的气息在空气中缓缓散开,仿佛能瞬间穿透时空,让人置身千年前的东方文明。这种被誉为「香料之王」的木材,不仅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更藏着治愈人心的神秘力量。现在,让我们以科学视角解码檀香的香气密码,结合历史典籍与当代研究,开启一场嗅觉与精神的双重修 ...
灵境·人民艺术馆 on MSN20h
传承濒危技艺 弘扬福船文化
2017年12月,黄振煌制作的《黄氏郑和宝船》入选第三届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2019年4月,他的《黄氏福船“黑舶五青案”》在第三届泉州市工艺美术创新设计“天工奖”荣获三等奖;2021年2月,黄振煌被认定为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南枢志》刊《航海图:自宝船厂开船从龙江关出水直抵外国诸番图》(第一幅) 2025年是郑和船队下西洋620周年。郑和,世界级大航海家,从明朝 ...
2025年是郑和船队下西洋620周年。郑和,世界级大航海家,从明朝永乐三年(1405年)到宣德八年(1433年),奉命率领有史以来最为庞大的船队7次远航 ...
公元1405年,中国正值明朝永乐三年,郑和率领着200多艘船和近3万人组成的空前庞大的舰队,从南京出发远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拜访了沿途30多个 ...
郑和学院作为“职教出海”的平台,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其规模与影响力尚需扩大,对“一带一路”建设的贡献也有待进一步提升。这既需要政府部门和“走出去”企业的共同支持,也要求郑和学院在办学实践中不断谋发展、求创新。为推动郑和学院实现高质量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