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白堤,可以去不远处的楼外楼品尝美食。楼外楼创建于清道光二十八年,以经营杭州传统名菜享誉中外。西湖醋鱼、东坡焖肉、叫化童鸡、龙井虾仁等12道菜肴,被列入浙江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春季最应景的菜品就是龙井虾仁,这道菜雅致精美,契合江南春日,西湖 ...
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岳庙管理处园林科技科工作人员张幸慈对它的描述更加准确:一株桃树上,开出来的花里,白色的花瓣上有红色的斑点或者花纹,或者是全红的花朵,但很难从中找到全白色的花朵,更像是在“白纸上洒上星星点点的红墨汁”,别有意趣。
4月2日,市民在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派园花海游玩。   北宋文学家欧阳修的《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描写了上巳、清明时节人们在颍州西湖踏青游春的热闹景象。农历三月初,春暖花开,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人们出游踏青,尽享春光。
随着文旅消费的不断升级,杭州的文创产品也在不断提质,形成了“传统文化IP+现代设计”的新理念,无疑推动了假日经济的新风潮。这些产品不仅展示了西湖的美丽,更是让游客们能将这份美好带回家,成为了假日期间的一道独特风景。
近日,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举办2025年西湖龙井茶炒制技艺传承赛。51名来自茶村、茶企及大师工作室的选手围绕“守正创新·匠心传承”主题展开竞技,其中“80后”占比54.7%,“90后”占比30.2%,展现出西湖龙井手工炒制技艺薪火相传的蓬勃生机。
三月和四月,正是茶人忙碌的季节。 这几天在西湖景区各个茶村,到处都是一番热闹的景象。天还不亮,采茶工们就一队一队忙着上山采茶,背上的小竹篓一点点被鲜叶填满。在山下各个茶叶店里,茶人们炒茶日夜不停,人声鼎沸。村民们忙着包装与发货,茶村里到处都弥漫着龙井茶的清香。另外,还有不少来茶村品茗踏春的市民游客,或爬爬山看看景,或坐一会儿品茗一杯,感受独属于西湖的春之惬意。 今年3月21日,西湖龙井茶一级核心产 ...
春暖花开,人潮涌动,西湖景区再次进入春季旅游旺季。3月1日起,西湖景区在双休日及节假日实施小客车“单双号限行+灵隐、南线限量通行”,直至到5月31日。(具体措施点击文末左下角“阅读原文”)事实上,这套措施在2024年春季旅游旺季已经试行。去年5月底,杭州市交通运输局、杭州市公安局、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 ...
记者现场体验 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公安智慧警务如何为民服务 杭州西湖,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每年吸引着数以千万计的游客。山林防火工作中,岳庙派出所的无人机也是得力助手。同时,优化了资源配置,提高了警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春天的西湖是家家户户都飘着茶香的。关于茶叶炒制,每一家都有自己的独门秘诀,究竟哪一派技艺更得人心?3月31日,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举办了2025年西湖龙井茶炒制技艺传承赛。 本次赛事吸引了来自名胜区茶村、茶企、大师工作室的51位炒制选手同台竞技。 现场茶香氤氲,参赛选手经抽签确定顺序后,需在2.5小时内将1.5斤摊青叶炒制为干茶成品,最终每位选手交出不少于150克的“答卷”。 与往届不同的是,本次赛 ...
灵境·人民艺术馆 on MSN1d
清明上巳西湖好 直到城头总是花
北宋文学家欧阳修的《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描写了上巳、清明时节人们在颍州西湖踏青游春的热闹景象。
谈起漫漫学茶路,她说自己也曾打过退堂鼓,“我学习手工炒茶已经四年多了,手工炒茶其实很辛苦,刚开始学习的时候,手上经常被烫出水泡。中间也想过放弃,但是因为热爱,最终坚持了下来。现在每炒出一锅好的手工茶,我都觉得很满足。” ...
北宋文学家欧阳修的《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描写了上巳、清明时节人们在颍州西湖踏青游春的热闹景象。农历三月初,春暖花开,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人们出游踏青,尽享春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