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西汾阳明代藩王墓的陪葬陶仓中,考古人员发现了炭化的菊科植物种子堆。经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鉴定,这些带有特殊螺旋排列痕迹的种子,正是《群芳谱》中记载的"丈菊"。这种被嘉靖年间《救荒本草》称为"朝阳花"的作物,从河姆渡遗址陶器上的轮盘纹到敦煌壁画中的 ...
一项研究探索了开花植物的菊科的起源和多样性。由估计约2.5万到3万个物种组成的菊科了全部开花植物的将近10%。这个科的植物在全球分布 ...
菊科植物以其坚韧的生命力和多样的花色而备受园艺爱好者的喜爱。在众多菊科花卉中,球菊与千头菊以其独特的生长习性和 ...
记者近日获悉,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发表英文专著《中国绢蒿亚属(菊科)的分类修订》,该研究得到了国家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资助。▲新球序绢蒿蒿属绢蒿亚属是菊科春黄菊族中最具多样性的类群之一。该亚属主要分布于中亚及我国西北的干旱、寒 ...
菊科植物入侵东北,威胁生态平衡与农业生产。像豚草(Ambrosia artemisiifolia L.)、三裂叶豚草(Ambrosia trifida L.)和小飞蓬(Erigeron canadensis L.)这些恶性入侵物种,在东北广泛分布,不仅破坏生物 ...
发现 菊科植物新物种怒江小苦荬(Ixeridium nujiangense)。相关研究成果已于近期在国际植物分类学期刊PhytoKeys上发表,为保护区及周边地区丰富的生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