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认为,听力下降只是影响交流。最近的一些临床研究发现,它对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都有较大影响。现代社会,人们生活节奏加快,生活习惯改变。老年人的社会交往偏少,如果因听力影响交流,不愿意参与社交,会更加封闭自我,引发很多心理问题,甚至导致性格改 ...
老年性耳聋又被称为年龄相关性听力损失,是一种具有进行性、双侧对称性,且与年龄相关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随着年龄的增长,患者的听力会缓慢下降。
老年人听力损失的趋势与人口老龄化密切相关,随着年龄的增长,听力损失的风险将显著增加,特别是65岁以上的老年群体。统计数据显示,我国老年听力损失群体规模达1.2亿,其中65岁以上老年人约1/3存在中度以上听力损失,而该比例在75岁以上老年人中上升至1/2。也就是说,我国每3位老年人中就有1名中、重度听力损失患者。
研究表明,听力下降者发生痴呆的风险比听力正常者高5倍。”除了健康层面,杨军教授还从心理层面和社会层面介绍了听力下降对老年人的影响 ...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突破3亿,占全国人口比例超1/5。另据《2024年中国老年人听力损失与助听器应用调研报告》,中国老年人听力损失群体规模达1.2亿人,其中65岁以上老年人约1/3存在中度以上听力损失,75岁以上老年人这一比例上升到约1/2。
为探究老年个体听力损失(presbycusis)与听觉过敏(hyperacusis)的关系,研究人员对 42 名 65 岁及以上老人进行研究,采用纯音测听(PTA)评估听力损失,用 Khalfa 听觉过敏问卷(KHQ)评价听觉过敏。结果发现二者存在正相关。这为老年听力问题评估与干预提供了重要依据。
其他因素:研究表明,老年性耳聋与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相关。
为探究听力损失与老年人自我忽视是否存在关联,研究人员利用马鞍山健康老龄化队列(MHAC)第 3 波数据中的 2494 名参与者展开研究。结果显示,两者显著相关,且社会支持和抑郁症状起部分 ...
活动现场,辽宁省金秋医院医护人员积极组织协调,有序引导老人们就座。 李哲副主任作题为《老年人听力下降为什么要尽早佩戴助听器》科普讲座。大家聚精会神地聆听,不时地点头或记录 ...
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今年的主题是“健康聆听 无碍沟通”。耳朵帮助我们聆听世界,感知万物,而听力损伤会给我们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