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正值美国大萧条时期,在寒冷的冬季,一个单身的女人马贝尔·卡森遇到了一位好心人托尼·马里诺,托尼为马贝尔提供了免费的食宿,还经常来看她。逐渐地,托尼获得了马贝尔的信任,他使用了一些手段让毫无察觉的马贝尔签署了一份保险单,为马贝尔投保了一份保额 ...
从古典经济学到凯恩斯主义,美国的财政理念经历了多次重大转变。1930年之前,美国深受古典经济学影响,主张'小政府'和平衡预算。然而,1929年的大萧条彻底改变了这一观念。凯恩斯主义应运而生,主张通过政府干预来刺激经济,增加公共支出和降低税收。这一政策在罗斯福新政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为美国经济的复苏奠定了基础。
数年间,美欧贸易量锐减三分之二,全球贸易也遭受重创。美国经济非但没有好转,反而进一步陷入了大萧条。 《斯穆特-霍利关税法》适得其反,被美国国会称为其“史上最灾难性的法案之一”。
开放的美国迎来的总是旭日,如今封闭的美国自然要迎来夕阳,这是歷史的法则。1930年代美国大萧条就是封闭的政策使然,当时的胡佛和今日的川普思维相同,总认为关起门来,就可以振兴自家产业,然而美国这么做,别人难道不会跟着这么做吗?当大家都高筑关税壁垒,全球 ...
美国经济非但没有好转,反而进一步陷入了大萧条。 《斯穆特-霍利关税法》适得其反,被美国国会称为其“史上最灾难性的法案之一”。斯穆特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