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张太阳副教授与李向清教授课题组在基于碳电极的无空穴传输层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相关成果发表在化学领域顶刊 Angew. Chem. Int. Ed. 上, ...
金融界2025年3月29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上海碳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一种复合电极及制备方法”的专利,公开号CN 119695180 A,申请日期为2024年12月。
想象一下,你再也不用给手机充电,或者拥有终身使用的心脏起搏器。科学家们正在开发由放射性碳(核电站的一种安全且丰富的副产品)驱动的微型核电池。 与锂离子电池不同,锂离子电池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退化,并对环境造成危害,而这些新设计使用 β ...
为解决未活化 C (sp3) - H 键功能化的难题,研究人员开展了利用活化玻碳电极(AGCE)进行烷烃电化学杂芳基化和酰胺化的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实现相关反应,且条件温和、无需介质 ...
近年来,随着“双碳”目标的推进以及海外市场对电池碳足迹管理要求的提高,加强碳管理已成电池企业面对的重要课题。为此,众多动力电池企业积极行动,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推进减碳进程。在业内人士看来,电池企业推进减碳,可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同时有助于满足市 ...
为了将单股 DNA 连接到碳电极上,研究人员使用了两个"化学手柄",一个在 DNA 上,另一个在电极上。这些"化学手柄"可以折叠在一起,形成永久性的 ...
中化新网讯 近日,国家能源集团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氢能 (氨能)技术研究中心科研人员在电解水制氢技术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研究团队提出了膜电极结构新型调控技术,实现了电流密度和制氢效率的大幅提升。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Nature旗下期刊《Communications Engineering》。
然而,硅在充放电过程中会发生巨大的体积膨胀,导致电极结构破坏,循环性能下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科研人员将硅与碳进行复合,利用碳材料良好的导电性和柔韧性,缓冲硅的体积变化 ...
科学家们正在利用放射性碳制造微型、长寿命的核电池。这些贝塔伏特电池的寿命可能比锂电池更长,并且无需充电即可为设备供电数十年,为未来能源提供更安全、更清洁的能源。 想象一下,你再也不用给手机充电,或者拥有终身使用的心脏起搏器。科学家们正在开发由放射性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