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我们对过年回家的渴望从未改变。春节申遗成功,让全世界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每年在中国大地上发生的一场超大规模的人口流动盛况。自1954年“春运”一词首次出现在媒体上,其就承载了中国人许多难忘的记忆,细节尤为触动人心。“春运”称得上是一部微 ...
春节假期已经结束,坐在工位前的年轻人,除了怀念刚刚过去的8天长假,心里也是五味杂陈。越来越多打工人在本次春节返乡中发现,家里从50岁到80岁的长辈,都染上了“网瘾”,上瘾程度甚至远超小朋友。 他们有人从早到晚刷手机,洗碗、倒垃圾、洗澡都离不 ...
不想回家是许多年轻人的心声,他们像是做贼心虚一般,偷偷摸摸地订好了火车票,准备好了不回家的一百个理由:工作太忙、路途太远、想去旅行、身体不舒服,只要不是回家过年,去哪儿都行。
虽然这些「文艺复兴」对于AI在长辈之间的传播有着正面作用,但我今年遇到的新问题也和AI有关。过去一年中,一些长辈经常在家族群中转发各种明显是由AI生成内容炮制的谣言,并且这个趋势肉眼可见地在极速增加,我也在和长辈解释这些谣言的过程中不堪重负。在这种疲 ...
2025年春节假期即将结束,作为刚刚经历14小时堵车的“春运幸存者”,漫哥用血泪经验总结出一条真理:过年回家的车,光能跑不够,还得会“读心术”——读懂父母的年货清单、读懂丈母娘的攀比心、更要读懂堵车时你想摆烂的灵魂。漫哥今天结合这些年春运的血泪史以及 ...
无论身处天南海北,回家过年都是流淌在中国人血脉里的“顶级执念”。2025年除夕前一天,来自江苏的极地探险队员陈中原,开启了跨越半个地球的漫漫回家路。他向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介绍道:“这次我回家过年,路上花了46个小时,辗转乌斯怀亚、布宜诺斯艾利斯、 ...
眼见着腊八节的到来,2025年的春节悄然临近。今年的春节却透露出与往年截然不同的气息。四个新现象在这个传统佳节前浮出水面,令人好奇:车票销售不再紧张,徒步回家的潮流悄然兴起,年夜饭预定走俏,让人倍感惊讶。
吉林·长白山人参,一定是必选项。 人参,被称为“百草之王”,更是吉林的珍宝,不仅药用价值极高,在人们日常滋补养生中也占据重要地位。 吉林人参产量占全国总量的60%、世界总量的40%,目前也已开发出五大系列、1000多种产品。
在瑞和锦程蒲缥公铁联运物流园,有一种特别的年味,那就是坚守。当千家万户沉浸在节日的喜庆与团聚之中时,这里却有一群物流人,他们以实际行动默默践行着‘春节我在岗,服务不打烊’的庄严承诺,如同冬日里的一缕暖阳,温暖着千家万户的心田。
杨秀祥乘坐的这趟“春节返乡务工专列”由贵州团省委联合爱心企业开行。在外打拼的贵州老乡只要“晒”出精彩的奋斗故事,就有机会赢取回家过年的免费车票。活动启动至今已举行了8次,“温暖”了不少打工人的春节回家路。
无论身处天南海北,回家过年都是流淌在中国人血脉里的“顶级执念”。2025年除夕前一天,来自江苏的极地探险队员陈中原,开启了跨越半个地球的漫漫回家路。他向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介绍道:“这次我回家过年,路上花了46个小时,辗转乌斯怀亚、布宜诺斯艾利斯、 ...